中国百科论文网专业提供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以及论文查重服务,包括研究生毕业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MBA论文、职称论文、学位论文、论文格式、论文范文、论文提纲等!

首页>论文怎么写>开题报告 / 正文

语言学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超级管理员 2022-03-19 23:14:49 开题报告 309 ℃

论文题目:留学生汉语关系从句的习得过程研究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汉语关系从句又叫关系小句、定语从句和形容词小句,如“我送朋友的一本书”里面“我送朋友的”视为关系从句,“一本书”是中心语,“的”是关系从句的标句词。本文根据方梅(2004)将这种小句称为关系从句。关系从句通常用于修饰名词。根据位于所修饰的名词的前后关系从句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前置关系从句,一种是后置关系从句,而汉语关系从句是典型的前置关系从句。长期以来,汉语关系从句的名称和定义比较模糊,其研究也是零散的,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早期研究重在描写方面,如黎锦熙(1924)、吕叔湘(1979)、朱德熙(1980)等对汉语关系从句类型的划分。近期的关系从句研究,如沈阳(1994),引进空语类理论和题元理论解释了很多困扰语法学界的问题。但是现有研究解释问题的力度和广度不是很强。关于关系从句是否有移位以及是否具有限定性和非限定性之分,学界观点不一。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汉语关系从句的习得研究还比较少。尽管有的学者就汉语关系从句的习得的难度和顺序提出了相关假设,但假设的可信度还有待讨论。关于汉语关系从句的习得过程和偏误分析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总体说来,汉语关系从句的本体研究和习得研究都还处于发展阶段,比较零散,没有完整的体系。本文主要是在前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从关系从句的本体研究入手,主要探讨其在句法语义层面的特点,如汉语关系从句可以分为哪些类型、是否存在移位以及有无限定性和非限定性问题。其次按级别搜集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外国学生的作文,并对安徽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留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验调查,研究汉语关系从句习得的阶段性特征与发展规律,以便促进第二语言教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本文的研究主要有以下意义:

1.以生成语法的管辖约束理论为视角,着重于英、汉关系从句的不同点,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汉语关系从句的分类、句法移位与非移位、限定性与非限定性以及留学生习得各类型汉语关系从句的过程特点等问题。用具体的现代汉语语料来分析验证汉语关系从句的句法语义特征。

2.本文选取母语为英语、目的语为汉语的第二语言习得者作为观察研究的对象。通过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语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对安徽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留学生进行实验研究,从中发现汉语关系从句在第二语言成人习得中的特点和规律。

3.在汉语关系从句本体的研究和习得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去指导对外汉语关系从句的教学。

  二、国内外发展趋势

1.汉语关系从句的传统研究

国内汉语关系从句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马氏文通》,接着有黎锦熙、吕叔湘、朱德熙等学者的研究。他们是指“我送朋友的一本书”对关系从句进行了分类研究。黎锦熙(1924)把关系从句分为形容词的,内动词的,外动词的;并依据关系从句出现的不同位置将其分为三式:附在名词前,插在句中,添在句后。吕叔湘(1990)分为四类,即:有起词无止词的,有起词兼有止词而拿起词作端语的,拿止词做端语的,拿句子的补词作端语的。朱德熙(1981)以“的”字结构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提出了“潜主语”、“潜宾语”、“转指”和“自指”的概念。他认为“VP的”可以分为转指和自指,前者可以独立使用,即做主宾语;后者不能独立使用,即做定语。他认为决定转指的条件就是看“VP的”中“V”的主宾语是否被提取,即是否留下主宾语空位,主宾语被提取的“VP的”就是转指结构。此外,他还引进“向”的理论,提出了“歧义指数公式”即“p=n-m”。朱德熙先生的研究成果使关系从句的研究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仍有一些语法现象是其理论所无法解释的。总体说来,早期关系从句的研究分类标准不一,也比较笼统。

2.生成语法下的汉语关系从句研究

随着乔姆斯基生成语法的传入,国内学者开始运用生成语法的研究成果来研究汉语关系从句。沈阳(1994)引进空语类理论和题元理论,概括出“VP的”专指结构的题元提取规则并提出了优先转指原则:显性主宾语空位>隐性题元空位>组合名词题元空位。同时他还讨论了“非独立转指‘VP 的’”结构问题,提出可以从关系从句的外部寻找句法限制。

关于汉语关系从句,学界有移位说和非移位说两个观点。移位说认为汉语关系从句有算子移动或中心名词提升。移位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标准方案说;第二种是中心语提升说;第三种是折中分析说。Ning(1993)和Chiu(1993)等持标准方案说,认为关系从句是算子移动的结果,但由于汉语没有“who、which”等英语算子对应的词项,故汉语关系从句是零形式算子移动的结果。中心语提升说以黄正德(1982,1998)为代表,即汉语关系从句是中心语移动的结果。Aoun和Li(2003)采取折中办法,对有些关系从句采用算子移位分析,而有些采用中心语移位分析。陈宗利(2007)从生成语法角度探讨汉语从句的内部结构及其句法推导,认为汉语既要通过特征匹配来实现也要通过从句显性移位来实现。非移位说即汉语关系从句既没有算子移动也没有中心语提升。Roger Hawkins(1997)认为汉语的关系从句从不涉及移位,其中的空语类是空代词而不是语迹。杨彩艳(2008)认为汉语关系化中没有移动,与英语关系化的移动语迹相对应的是空代词。她提出了六个方面的特征具体论述了汉语关系从句是非移动的。杨彩艳(2013)讨论了英汉关系从句的合格条件,她认为英语关系从句的谓词是句法开放性谓词,是移位生成的;而汉语关系从句是句法非开放性谓词,是非移位生成的,但就具体的汉语关系从句是怎样生成的她并没有详细说明。

就汉语关系从句在句法和语义方面是否具有限定性(restrictive relative clause,简称RRC)和非限定性(non-restrictive relative clause,简称NRC)的区别,生成语法学界有不同看法。观点一,黄正德、吕叔湘等人认为在汉语关系从句中有限定性和非限定性的区别。Chao(1968:286-287)认为,RRC是关系从句先于指示词,发挥的是区别功能。如“戴眼镜的那位先生是谁”。NRC是指示词先于关系从句,发挥的是注释功能。如“那位戴眼镜的先生是谁”。Huang(1982/1998:42-48)认为RRC/NRC和数量词语都是中心语的修饰语或附加语。当NRC处于数量词语的辖域内,由指示词来决定整个名词短语的所指。然而当数量词语处于RRC的辖域内,则由RRC决定整个名词短语的所指。观点二,Del Gobbo(2003)认为所有的汉语关系从句在句法和语义上都只有限定性关系从句,且和英语的关系从句是一样的,不论在显性句法中还是隐性句法中始终是中心语的附加语。de Vries(2006)认为,NRC是中心语的同位语,所以它只能位于中心语之后,而汉语关系从句位于中心语前,所以不存在NRC。

3.关系从句的多角度研究

Keenan(1977)等人通过对五十多种语言的研究提出的一个名词短语可及性阶梯的假设,认为主语>直接宾语>间接宾语>介词宾语>属格宾语>比较宾语(这里“>”表示更容易被关系化)。不是所有语言的这些成分都能被关系化,也不是所有语言都有这些成分。唐正大(2007)提出指示词的位置与关系化对象的关系。指示词先于关系从句,即被称为关内式,关内式主要是对汉语话题或主语的关系化。若关系从句先于指示词,则是关外式,主要是对宾语的关系化。文旭、刘润清(2006)则对“关系化”作出了解释,提出关系化的产物就是关系小句或者形容词性小句并提出以往的研究只注重结构,却忽视了语义、语用、认知等因素。他试图从认知语用的角度探讨汉语关系小句的限定性与非限定性问题,并将汉语关系小句分为限定性与非限定性小句。李大勤(2001)研究汉语关系化对话题化的影响。屈承熹(2005)指出汉语关系从句在句法上没有RRC与NRC的区别,而在语义上有此区别。他认为指示词和关系从句的语序与RRC-NRC区别无关。RRC-NRC语义上的区别是因为“这”或“那”的区别所致,与关系从句本身的句法性质无关。“那”既可表示有定,又可做指示词。当“那”做指示词时,关系从句作NRC解读,当“那”表示有定时,关系从句作RRC解读;“这”只能做指示词,故关系从句只能作NRC解读。文旭、刘润清(2006)认为语义上的RRC和NRC的区别取决于说话人在心理上赋予关系从句什么样的功能,如果一个关系从句具有附带说明功能,那它就作NRC解读,反之即作RRC解读。王远国(2011)提出了汉语可关系化的名词性成分和汉语所采用的关系化策略,即空缺策略和代词保留策略;并从汉语传统的“定心结构”中分离出汉语关系从句。刘丹青(2005)从跨方言的角度去研究汉语关系从句的标记词。蒋仁萍(2007)对交际动因在汉语关系从句中的运用做了描述。徐赳赳(2008)对汉语关系从句做了语法和篇章的分析,讨论了关系从句的结构、位置以及修饰成分的问题等。

4.汉语关系从句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马志刚(2012)从类型学角度调查母语不同的学习者习得汉语关系从句中心语参数重新设定的情况,指出影响二语语法构建的因素既有母语类型学特征和自然语言共享的句法挽救手段也有学习者对目标所持的心理距离。戴运财(2010)就二语习得中的英汉关系从句习得进行了对比研究并从关系从句的中心词位置出发考察汉语关系从句的习得难度。研究结果包括:(1)汉语关系从句的`习得难度顺序不符合以英语习得为基础的关系从句的习得理论假设,这是由加工策略和目的语的类型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2)中心词位置对汉语关系从句的习得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3)关系从句的类型对习得的影响是显著的。(4)中心词位置还与关系从句的类型交互作用影响二语习得。以上现象主要是由关系从句的加工策略与汉语关系从句的句法结构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杨素英(2008)从汉语关系从句习得的角度提出了“零代词许可等级假设”,认为汉语关系从句的空位就是零代词,而且零代词的习得要比占位代词习得简单得多。张强和杨亦鸣(2010)利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考察了汉语主语位置的主语关系从句和宾语关系从句的加工过程,得出汉语关系从句表现出宾语关系从句的加工优势,其原因是汉语与印欧系语言在关系从句和中心语相对位置上的差异。刘涛、周统权和杨亦鸣(2011)通过对汉语关系从句的研究并依据ERP研究的相关证据得出汉语关系从句表现出主语关系从句的加工优势。冯丽萍和王亚琼(2013)对汉语关系从句的加工难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在理解和产生任务中,宾语关系从句的加工难度均小于主语关系从句,表现出了同汉语母语者一样的宾语从句加工优势。

从以上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汉语关系从句的研究还是比较零散的,具体的像关系从句的概念、类型,关系从句的句法是否涉及移位以及关系从句在语义上有无限定性都没有一致的观点。第二语言习得方面,研究者们偏重对主语关系从句与宾语关系从句的加工难度的实验研究以及对汉语关系从句的中心语习得难度顺序的考察。而就汉语关系从句的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研究这方面并不充分。具体说来,有待研究的有:汉语关系从句标记有哪些;汉语关系从句是否涉及移位;句法语义上是否具有限定性和非限定性的区别;留学生习得各种类型的关系从句过程特点以及关系从句中显性代词和空代词的习得研究。此外将利用SPSS软件对留学生汉语关系从句的习得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从而更准确地揭示留学生汉语关系从句的习得特点。总而言之,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三、主要内容

首先,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关于汉语关系从句研究的基础上,从生成语法理论观点出发研究汉语关系从句的句法语义特点,就汉语关系从句的类型、标记以及关系化等相关问题展开探讨。

其次,本文将通过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母语为英语的考生作文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并对母语为英语,目的语为汉语的留学生进行试验研究,试图发现汉语不同关系从句的习得过程与特点以及关系从句中的显性代词和空代词的习得特点,探讨留学生在汉语关系从句的习得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是否完全受母语迁移的影响以及其它可能性的影响因素。

最后,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汉语关系从句的教学方法,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理论支撑。

第一章 引言

1.1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1.2研究综述

1.2.1汉语关系从句的传统研究

1.2.2生成语法汉语关系从句研究

1.2.2.1移位与非移位说

1.2.2.2限定性与非限定性

1.2.3汉语关系从句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1.2.4汉语关系从句的多视角研究

1.3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第二章 现代汉语关系从句

2.1汉语关系从句的定义

2.2汉语关系从句的关系化

2.2.1关系化的定义和产物

2.2.2关系化标记

2.2.3关系化策略

2.2.3.1代词保留策略

2.2.3.2空代词策略

2.3 汉语关系从句的分布情况

2.3.1主语关系从句的结构语义特点

2.3.2宾语关系从句的结构语义特点

2.3.2.1直接宾语关系从句

2.3.2.2间接宾语关系从句

2.3.2.3介词宾语关系从句

2.3.2.4比较宾语关系从句

2.3.3领属语关系从句的结构语义特点

2.4关系从句的显性代词的分布情况

2.5关系从句的空代词的分布情况

第三章 汉语关系从句习得的语料调查与分析

3.1调查的目的

3.2调查的对象及语料收集办法

3.3调查结果与分析

3.3.1主语关系从句、宾语关系从句和领属语关系从句的使用和偏误情况

3.3.2关系从句显性代词的使用和偏误情况

3.3.3关系从句空代词的使用和偏误情况

3.3.4调查结果的分析讨论

第四章 汉语关系从句习得的实验研究

4.1目的:主语关系从句、宾语关系从句和领属语关系从句的习得特征

4.2设计:问卷调查

4.3被试:安徽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中级班、高级班留学生

4.4材料:问卷

4.5施测程序

4.6结果

4.7讨论

第五章 汉语关系从句教学

5.1汉语关系从句的教材现状及编写对策

5.2汉语关系从句课堂教学现状和教学对策

第六章 结语

6.1本文的结论

6.2研究的不足

6.3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四、研究方法

1.现代汉语语料统计分析

本文将以生成语法的约束管辖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北京大学CCL语料库中五万字现代汉语语料的考察,统计分析出现汉语关系从句的主要类型,对汉语关系从句的现象做全面的分析,为下面的习得研究打下基础。

2.HSK动态作文语料库语料统计分析

本文试图通过搜集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50-100篇原始语料统计分析母语为英语的学生汉语关系从句习得的阶段性特征与发展规律,如果需要更多的语料补充,再从安徽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学生作业中搜集。现在仅做一个小范围的调查研究以证明研究的可行性。从中选取了母语背景为英语的作文31篇。经过整理,我们采用其中31条有效例句作为对比分析的参考样本,这31条例句分别来自31篇作文。在考察中发现,证书等级基本都是无证和C证,无证有11条有效例句,C证有9条有效例句,A证有5条,B证有6条。我们把无证暂定为习得的零起点水平阶段,C证暂定为习得的初级水平阶段,B证暂定为习得的中级阶段,A证暂定为习得高级阶段。这次小范围的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表1 关系从句的分布情况

证书级别 A证 B证 C证 无证 总计

个数 5个 6个 9个 11个 31个

表2主语关系从句和宾语关系从句的分布情况

证书级别 A证 B证 C证 无证

主语关系从句 1条 3条 4条 7条

宾语关系从句 4条 3条 3条 6条

总计 5条 6条 7条 13条

3.实验研究

主要的想法是对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发放问卷调查,进行纸笔测试。要求被试在无教师指导的条件下,阅读调查表中的20道改错题和选择题。问卷包括被测试者个人信息部分和题目部分,并采用统计学SPSS软件分析调查结果,以期得到完整全面的结论。以下是部分样题:

姓名(name):

国籍(nationality):

母语(native language):

学习汉语多长时间(Length of time that you have learnt Chinese):

汉语水平(Chinese level):

一、改错题。下面的汉语短语和句子可能有错误,请在你认为是错的句子后面进行改正。

1.它在街上乱跑的野狗。( )

2.你比他高一点的那个小伙子。( )

3.我送妈妈的那个礼物。( )

4.他姐是我女朋友的那个男孩。( )

5.学生替他理发的老人。( )

6.我送一本书的那个朋友。( )

二、选择题。请在下面4个可能的答案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最合适的句子,答案填在后面( )中

1.元旦晚会上,同学们玩得都很高兴。          受到了很多老师的表扬。( )

A.她跳舞好看的同学

B那个跳舞好看的同学

2.体育课上,          跑得很快。( )

A.那个人比我个子高的

B.那个比我高一头的人

3.商场里,小明告诉朋友:“          在那里。”( )

A.他姐是我女朋友的那个男孩。

B.姐姐是我女朋友的那个男孩。

4.放假了,同学们要告别了。玛丽对杰夫说:“          已经回家了。”( )

A.我最想念他的同学

B.我最想念他的那个同学

5.我最喜欢的是          。( )

A.那个送过我一本书的男生。

B.那个男生送给我一本书。

6.大学生小文一直乐于助人,同学都知道          已经80岁了。( )

A.小文替他理发的那个老人

B.小文替老人理发的他

  五、研究进度

1.开题阶段:20XX年12月至20XX年3月19日。收集相关资料,思考写作方法,撰写开题报告

2.初期阶段:20XX年4月至20XX年7月,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及试题测试。

3.中期阶段:20XX年7月至20XX年1月,对调查问卷及测试题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于7月底前撰写并提交论文初稿。

4.完成阶段:20XX年2月至20XX年3月,根据指导老师的修改意见反复修改,并在3月底前提交论文定稿。

  主要参考文献:

[1]Aoun, J. & Li, Y.-H. A. Essays on the Representational and Derivational Nature of Grammar: the Diversity of WH-constructions [M].Cambridge: MIT Press, 2003.

[2]Chao, Y. R.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 [M].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8.

[3]Chiu, B. The Inflectional structure of Mandarin Chinese[D].Ph.D.Dissertation.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rlifornia.1993.

[4]Del Gobbo. F. Appositive at the Interface[D].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the Irvine.

[5]de vries,M.The Syntax of appositive relativization: On specifying coordination, false free relatives,and promotion[D].Linguistic Inquiry37:229-270

[6]Huang, C.-T. J Logical Relations in Chinese and the Theory of Grammar [M]. NewYork: Garland, 1982/1998.

[7]Keenan E, Comrie B. Noun phrase accessibility and universal grammar[J].Linguistic Inquiry,1977,8.

[8]Ning, C.Y. (宁春岩) The Overt Syntax of Relativization and Topicalization in Chinese [D].Irvin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California, 1993.

[9] Roger Hawkins ,Cecilia Yuet-hung Chan, The partial availability of Universal Grammar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M] 13,3 (1997); pp. 187–226

[10]Liejiong, Xu. Are they parasitic gaps? [A]. In Mascaro, J. & Nesper, M. (eds). Grammar in Progress [C].Dordrecht: Foris, 1990: 455-461.

[11]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北京语言大学,http://nlp.blcu.edu.cn/online-systems/hsk-language-lib-indexing-system.html

[12]陈琪.空语类与省略的“空缺”辨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3.

[13]迟杨琴.汉语空论元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4.

[14]戴运财.二语习得中英汉关系从句习得的对比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3.

[15]方梅.汉语口语后置关系从句研究[J].《庆祝<中国语文>创刊五十周年学术论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6]冯丽萍、王亚琼.英语母语者汉语关系从句的加工难度及其制约因素研究[J].语言教学与

[17]高明乐,郭羡庭.从空语类看汉语和英语的不同语法点[J].外语研究,2003.

[18]胡建华.英、汉语空语类的分类、分布与所指比较研究[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7,5.

[19]蒋仁萍.汉语关系小句的类型学特征与交际动因的运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7,3.

[20]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M].商务印书馆,1924.

[21]李大勤.“关系化”对“话题化”的影响——汉语话题结构个案分析[J].当代语言学,2001,2.

[22]李京廉.刘娟.汉语的限定与非限定研究[J].汉语学习,2005,2.

[23]李勤.汉语不同句式中的空语类探析[J].北方论丛,2005.

[24]李艳惠.空语类理论和汉语空语类的辨识与指称研究[J].语言科学,2007,3.

[25]梁丽.空主语PRO与主语省略的辨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

[26]刘丹青.汉语关系从句标记类型初探[J].中国语文,2005,1.

[27]刘丹青.语法调查与研究中的从属小句问题[J].当代语言学,2005,3.

[28]刘涛,周统权,杨亦鸣.主语关系从句加工优势的普遍性——来自汉语关系从句ERP研究的证据[J].语言科学,2011,1.

[29]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商务印书馆,1979.

[30]吕叔湘.吕叔湘文集(第一卷)——中国文法要略[M].商务印书馆,1990.

[31]马艳红.空语类PRO的控制因素[J].内江科技,2007,1.

[32]马志刚.汉语关系从句的二语习得的实证研究[J].汉语学习,2012,2.

[33]屈承熹,汉语认知功能语法[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34]饶苹.空语类PRO在英汉语中的照应特征[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4.

[35]饶苹.空语类PRO在英汉语中的照应特征[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4.

[36]沈阳,顾阳,何元建.生成语法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7]沈阳.现代汉语空语类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

[38]石毓智.汉语的限定动词和非限定动词之别[J].世界汉语教学,2001,2.

[39]孙小霞,成晓光.汉语关系从句加工研究现状和展望[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5.

[40]唐正大.关系化对象和关系从句的位置——基于真实语料和类型分析[J].当代语言学,

[41]王建勤.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习得过程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6.

[42]王远国.关系化和关系化从句[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3.

[43]文旭、刘润清.汉语关系小句的认知语用观[J].现代外语,2006,2.

[44]徐赳赳.关系小句的语法和篇章特征的分析[J],汉语学习,2008,,5

[45]杨彩梅.对汉语关系从句的两种句法分析[J].中国外语,2006,3.

[46]杨彩梅.界定关系从句限定性—与非限定性句法区别的形式手段[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6.

[47]杨彩梅.英、汉语中的关系化都是移动的结果吗?[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1.

[48]杨彩梅.英汉关系结构的合格条件[J].语言科学,2013,7.

[49]杨素英.汉语定语从句的习得及“零代词”许可等级及假设[C].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2008.

[50]袁毓林.句法空位和成分提取[J].汉语学习,1994,3.

[51]张强,杨亦鸣.汉语宾语关系从句加工优势——来自神经电生理学研究的证据[J].语言科学,2010,4.

[52]朱德熙.“的”字结构和判断句[J].中国语文,1978,1.

[53]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M].商务印书馆,1980.

[54]朱德熙.语法讲义[M].商务印书馆,1982.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注: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举报文章

Tags: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